查看原文
其他

专访“大城小村”:友邻的重建,先从找个话题开始

建国 一筑一事
2024-09-03


阅读今日的推送之前,想先跟大家分享些小故事。


我在上海的倒霉蛋朋友们,已经被迫禁足一个月了。不过每日哀叹之余,还是能听到她们分享一些疫情限定的特别小事。


比如,在屡次6点起床都抢不到物资的情况下,红子在小区内部成功用薯片和螺蛳粉换到了一小桶炒菜油。比如,阿歪在业主群说她可以匀出两听珍贵的可口可乐时,一位住户大呼愿意为此铤而走险勇闯她那栋封控楼。


再比如,康珠通过小区群求到了治疗牙痛的甲硝锉,借她药的大叔晚上还慰问她:“小孩,牙疼缓解伐?”她说,感觉邻里关系从未如此亲近。



在疫情侵袭日常的特殊境况下,附近、社区的守望相助成为公权力失效后,人们不得已的选择。我们中的大多数被迫去习得与邻里沟通来往的技能,并突然意识到,自己此前只不过是一个与建筑、空间发生关系的住客。


都市的原子化,乡村的空心化,生产力和硬件的提升带来了一部分生活质量的提高,却没能解决“社会疏离孤独、人与人渐行渐远”的系统bug。


日本社区设计师、景观设计师山崎亮在《社区设计》中写道,当社会的「硬体」部分都已有相当程度的完备,接下来应该会转而追求「软体」部分的建设,即社区营造,一门设计人与人之间的连结的学问。


大城小村正是这样一个尝试改善「无缘社会」的组织。


(*无缘社会:意为在社会高度成长过程中,维系人际关系的诸项传统逐渐被打破,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再有任何关系及血缘。引自《社区设计》。)





自上而下,自下而上

此路不通


成立大城小村之前,李棣和Seven(杨迎琦)都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美丽乡村项目组呆过。


两个人的经历非常接近:在高校接触过相关理念和专业知识后,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,并试图在国家级公益机构实践这一理想。


大城小村的工作室在兴蓉社区的双创中心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李棣年轻时在柏林工业大学读建筑,选修过一门研究社区营造的课程,当时那位导师正在研究如何帮助柏林低收入人群建造集合住宅,由此李棣萌生了投身社区的想法。


右一为李棣。那时已经从中国扶贫基金会离职的他,以大城小村创始人的身份,与仍在基金会的Seven合作,参与进了干埝村的乡村营造项目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Seven因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,从本科阶段起就有意寻找相关专业,在台湾辅仁大学师从夏铸九(台湾建筑学家,当代中国两岸三地对建筑、城市及区域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)的第一代弟子楼琦庭,亲身参与过台湾的乡建。


Seven在干埝村的乡村营造项目中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社区营造注定是公益性质更强的,因此当李棣和Seven都选择在国内尝试做社区营造时,两人都进入了中国扶贫基金会。


对基金会提出的理念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他们很是认同,但囿于现实条件,李棣和Seven在实践过程中都发现了基金会不可避免的局限性:它往往只能完成前半句。


李棣在干埝村田野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这是国内由政府主导的社群营造的普遍情况,特别是对乡村的帮扶,思路上基于乡村集体经济的合作社概念,更强调自上而下的力量。


这种做法当然会有效果,至少在景观上立竿见影,但他们发现如此做法往往容易把村民排除在外。项目的进度来不及等待村民成长,往往也忽视在地居民自身的独特性和能动性。


更糟糕的情况,突如其来的大笔投资,可能会让原本团结的村子因为利益变得四分五裂,反而断裂了乡亲间的良好关系。


干埝村的村民正在欣赏干埝村驻地工作坊制作的人物卡片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在李棣和Seven的学习和实践经验中,自下而上的力量同样重要。社区营造的核心,是建立人和人的链接,因此需要激发人的力量,“我们需要把社区激活,让他自己去成长去做这个事。”


比如之前在台湾,Seven就曾参与过一个名为「培根计划」的项目,每周环岛,去给乡民们讲课,教他们怎样写递交给公部门的报告去申请资金,来改造自己家门前的一些事。他们称之为“社区规划师的培育”。


或许能有更合适的方法来动员人们组织一个和谐的社区。于是,2019年11月,大城小村成立了。



让人动起来

让人有话聊


怎样动员人?


大城小村和蓓蕾社区从去年开始合作的动物友好社区计划,是个可参照的例子。


蓓蕾宠物友好社区计划第一年的海报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项目缘起于蓓蕾社区希望居民文明养宠的需求。按流程走,Seven首先需要调研玉林的养宠情况,于是通过社区书记,先结识了玉林社区的六名养宠骨干。


他们中有人长期收留流浪动物,有人的小狗是酒吧街的交际花,本身就在玉林的宠物界很有号召力,加上玉林是个老社区,彼此相熟的居民很多,遛着遛着,养宠人彼此也大都认识,本身就存在着一个松散的社群。


玉林的养宠人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对促进文明养宠这个话题,Seven发现骨干们“为爱发电”的热情很高涨。她先给六位骨干拉了一个群聊,接着借由骨干的“宠”脉,有了第二个约50人的中间层群聊。


每当这些群友出去遛狗,Seven发现他们又会自主地拉拢别的养宠人进群,规模渐渐扩大到400人,辐射范围跟随大狗的遛弯路线,扩展到了省体育馆。


2021年底的宠物嘉年华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有了基本的社群样貌,Seven开始带领团队组建各种工作坊,比如组织玉林的养宠人共同制定社区宠物友好公约,比如跟骨干们提议,社群可以自主筹款改造居民们常去遛狗的一个小天台。


讨论制定社区宠物友好公约的工作坊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伴随讨论的进行以及养宠人彼此间的日益熟悉,工作坊中逐渐涌现出一些愿意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协助改造的人


像是骨干群的一位大哥刘科,在Seven提出可以改造小天台时,他自告奋勇说自己会CAD制图和工程造价,造价多高、需要请多少小工、怎么清理建渣、要对接哪些部门,他自己能领头建一个工程管理小组。


居民捐赠收留流浪动物的“萌物箱子”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去年年底,Seven和团队在玉林策划了一场宠物T台秀,她都没想到,竟能有1000来号人报名。狗狗的户籍不仅是玉林,还有东大路甚至龙泉驿。


很遗憾,因为不可避免的家境差异,那场T台秀的奖项大多被东大路的名贵品种狗狗抢走,玉林的养宠人因此很不服气,“凭什么东大路的狗走出来就是高级呢”。


宠物T台秀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今年,他们向大城小村反向提案,要举办蓓蕾社区第一届宠物运动会,把脸面争回来。这一次,玉林的养宠人们自己设计了运动会的环节,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免费租到了运动会的场地。


从文明养宠这个需求出发,到如今玉林已有意向将自己打造为宠物主题的片区,而这些都始于大城小村与那六位骨干的小群聊。


话题的边界已经被延展,不仅要文明,而且要成为宠物的乐园,社区的活性因为一个养宠的主题被积极调动起来,接下来大城小村准备把玉林的商家们也纳入社群。“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载体才有话聊。”


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
了解人

不仅是通过聊


设计社区的过程中,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要能和居民真正建立沟通,得知居民们最真实的诉求。


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,问卷、走访、工作坊、社区开放日是容易被想到的方式,但是否真的有效,多大程度上能比自上而下的研判更准确、更懂社区,社区营造团队需要想更巧妙的法子读懂人心。


在大城小村经手的项目中,有两个案例用到的方法我们觉得很值得分享。


最近与麓湖合作的“地图上的麓湖史”项目中,大城小村实验了一种引导居民表达的做法:地图共绘,让居民在共同发现和绘制社区地图的过程中,熟悉社区和彼此。


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麓湖目前在青年社群方面已经做得比较成功,但对老年群体的关怀相对少,大城小村策划了一个活动,调动社区里的小朋友,去了解居住在麓湖的爷爷奶奶辈的故事,编写地图上的麓湖史。收集回来的故事,大城小村将邀请做儿童戏剧的老师编写成一个剧,将来由孩子们在麓湖演出。


为了引导孩子们更好和老人沟通,大城小村设计出一套比较具体的工具包,比如在描述老人特征和状态的时候,有一套贴纸库可以供小朋友选择,包括人物身形、特长、标志物品、爱好等内容。


大城小村设计的工具包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去年6月,李棣主动向兴蓉社区提案,想在和平社区做一个老人和小孩双向友好的社区营造尝试,代号是“为童叟而建”。这片区域一侧是幼儿园,一侧是老年社区,李棣希望做一些可以供老人和小孩一起使用的公共设施。


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不像玉林宠物友好社区的案例,这个或许真实存在的需求,此前并没有被居民或管理部门主动提出过。老人和小孩会想要怎样使用公共空间,大城小村的一位代课老师提议,可以用行为学的方式来测试看看。




大城小村在“为童叟而建”中做了一次沙盘游戏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他们做了一次凳子实验,准备了近100张塑料凳布置在和平社区的各个点位,观察椅子是何时、被谁、如何挪动到各个地方的。


比如大城小村团队观察到,在17:30到18:00间,高新和平学校的放学时间,和平广场的凳子使用人数基本达到饱和,30%被大人拿来休息,70%被孩子们拿来玩抢椅子、用椅子堆积木等游戏。


这与之前沙盘游戏得到的“孩子更向往娱乐设施”的结论一致,而且了解到或许可以自由移动的、富有娱乐性的公共休息设施是更合适的。


和平广场上的凳子实验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不知不觉间,居民已经用行为参与了社区空间和服务的设计


“人们把均质摆放的凳子移动到各处,所产生的聚合与分散,所代表着的其实是人们的聚集属性。而凳子的密集与否,其实也印证着社区中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。”
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  大城小村在“为童叟而建”中设计的一些调研方法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
没有人是麻烦

每个人都有用


有了话题,建立了沟通,接下来要以何种方式动员人更好?


关于这个问题,大城小村内部其实有两条路线。


一名「读本计划」,建筑师出身的李棣更倾向于用田野的方法,通过带领在地居民一同调研当地可利用资源的方式,建立社群的共识,继而形成一套具有引领性的方案指导社区的后续发展。


一名「毗邻计划」,有过更多“培育草根”经验的Seven更倾向于让居民直接参与进建造过程,提升他们的参与度,而团队则以陪伴、协助的方式,帮助居民的想法落地。


两个方向在2020年的夏天进行了一次battle。


「读本计划」的试验场在宜宾市李庄镇安石村。


李庄镇安石村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当时,李庄安石正在开发文旅项目,相关政府组织已经大致整理出可能被实现的数种合作社方案,分别针对农产、渔产、旅游产业等等,但仍缺少与村民的直接对话,于是找到李棣,希望能帮忙策划一个让原住民也参与进大文旅发展的方案。


如何发掘安石的价值?村民是最了解这里,又最当局者迷的人,他们需要外部力量的协助,来重新产生“原来这是有魅力的事物啊”的感叹。





大城小村在安石村进行田野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李棣首先安排了大城小村的成员进入村庄,用一周时间初步梳理了村子的产业状况和村民关系网,整理出一份学员手册。随后,招募了20人的田野团队,其中多数为有体力、有热情的青年,在村子里进行了为期3天的走访,直接与村民对话。


一些村民们口口相传而正史不常提及的事情让年轻人们很是意外,比如抗战时期同济大学曾迁址至李庄,比如据传是安石打响了川南解放的第一枪。学员还发现村里其实有不少特别的大石头,各有各的名字和故事,很适合用来开发成当地的旅游特色。


从左到右,这些石头的名字分别是印把子石、青蛙石、马鞍石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李庄安石的这次「读本计划」最终形成了一份方案,由青年帮助村民梳理出安石村可利用的关于人、自然、历史、产业的资源。


“你会发现,村民当中其实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特色,有自己的技能,只需要一定的赋能,他们就可以去胜任项目中的某部分。有了更好的事业,也能吸引村民的子女回村一起加入到村庄的共建。”


大城小村整理出安石村的魅力点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「毗邻计划」的试验场在韶关市新龙村。


一份任务艰巨而预算相当有限的棘手活,被一位设计事务所的朋友推到了Seven手上:她需要用70万元,根据33户村民的需求修筑33个院子。


新龙村第一期的院子改造方式简单粗暴,勘查、设计、直接开工,村民第二天早上起来,旧院子的墙已经被推平了。设计师工作量巨大,村民也不满意,Seven不希望是这样的方式。


大城小村在新龙村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她设计了一个玩法:每户人家只需要拿出2000元的院子设计费,就可以分到3万块的装修基金,前提是要让大城小村的青年志愿者们进行陪伴式的驻场设计,在15天的装修期内与村民们同吃同住。


通过韶关村乡村振兴基金会的联络,大城小村的改造小队先确定了8户有积极改造意愿的人家,安排年轻人一对一地住了进去,了解村民的诉求,并教他们怎么画平面图和立面图,怎样选择建筑材料。





教村民们画平面图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那时Seven还规定参与改造的村民们,如果要请大工来砌砖,自己家就必须出小工帮忙和泥。整个院子建造的过程中,所有的采购、出纳等工程管理职位都由村子里的人担当。


“新龙村的村民是有劳动力的,付出劳动就会产生很多记忆,大家也会更珍惜得到的这个院子。”


村民全程参与院子的修筑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用这种方式,Seven成功控制住了总工程造价,没有一户超了预算。在改造过程中,甚至有村民会主动提醒他们,哪家的钢筋才更便宜。


刚开始总是有很多抱怨,多为建筑学、景观设计、艺术专业出身的年轻人很不理解村民的审美,村民们又很坚持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院子,Seven带领的指导团队和基金会就会在其中调停。


村民参与院子的设计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最终的成果或许并不符合主流审美中的好看,但村民非常满意。工程结束后,一位大叔邀请Seven去家里喝茶,说谢谢她们给了村民们想要的院子,第一期的人都非常羡慕。


比起结果,Seven更看重村民的感受和他们的参与度。“一定要那么美、那么高级吗?一定要是不会坏、不会烂的东西吗?什么是对的审美,我觉得也要打个问号。”这一项目最终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颁布的2021亚洲都市景观奖。
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  新龙村的院子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怎样对社区中的人才是更好的?李棣依旧会坚持引领性,Seven也依旧坚持多尊重居民意愿。battle还在继续,但这只不过是实现路径的差异。


两人都认同的一点是,“不是我们坐在一起做了一个工作坊,然后人与人的连结就可以增进了。一定是大家都参与了劳动,建立了共同的情感链接,这个结果才促使群体建立了共识。”


青年在新龙村 / 图片由大城小村提供



-



大城小村所处的位置其实是比较特别的。


他们的很多项目都与政府密切合作,实践方式又带有很强的青年社群组织的活力,既不是完全自上而下的「指令」,也不是纯粹自下而上的「申请」。大城小村做的事情,比较像「撮合」。


即便上下两股力量可能拥有本质一致的诉求,比如宠物和人更好地相处、乡村的振兴、生活环境的改善,但寻找合适的沟通方式何其困难。


先从找个话题开始吧,然后大家一起干起来,这是大城小村给我们的答案。






主编:牧之

副主编:忧忧

编辑:建国

撰稿:建国

图片:详见图注

校对:昨山

设计:龙龙©ZSDC












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一筑一事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